
在课程体系设计时,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就是需要要考虑的。课程体系设计在功能诉求上可以分为基础知识课、核心课、高回报课、种子课四个类别。
基础知识课
基础知识课就是最容易、最省、最少障碍的满足父母与学生基本需要的载体,也是深度需要被激起的入口。具体特点是短课时、低成本、基本问题解决成效凸显。
目前学校基础知识课的设计是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尤其是迅速吸引的功能及关联的标签化问题。
基础知识课就是学校的一个标签课,什么叫标签课呢?就是提起这个课程就了解它是做什么的,是是哪所学校的。譬如提到新东方就想到英语,提到弘乐立刻想到语文等等,这就是标签和标签效应。所以说基础知识课与学校的标签化关联与标签可以在父母、学生群体中留下印象就是核心着力点。
基础知识课还是学校的定位课。对技术、资源需要并不是那样高的基础知识课完全可以作为学校四两拨千斤的迅速提高品牌美誉度与口碑的要紧载体。那就是地区中可能不是综合强校,但通过基础知识课,学校在某个课程范围或某个课程功能上却可以做到地区第一并取得顾客口碑与喜爱,同时通过这个课程,让学校有机会吸引并接触更多的顾客,创造出更多延伸、拓展的可能。
基础知识课可以是独立的一门小课,也可以是核心课里面切割出来的一个小课,但在坚持基础知识课方向、内容与主业统一的原则下,它就是当家课程,更是在别的学校买不到的商品。
完成基础知识课设计后,宣传推送的重要程度就显现出来了,找到专用的一句话,并把这句话作为唯一主题,集中资源推出去,无论是传单页,还是父母会宣讲,任何一个场景里只有这句话,为基础知识课标签化及学校的标签化关联做好势。
学校之所以招生难,课程层次不清楚、体验度不好是主要原因。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想尽方法寻求客户更多的体验,学校也应这样,所以设计突出体验感的基础知识课就看上去更为要紧。设计基础知识课就是设计体验课与体验服务,基础知识课是借鉴阶段式营销思路的结果,用时间换认同,用认同换选择,用选择换将来。
基础知识课的过程营销中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努力增加到校人数。基础知识课来的学生多,转化可能就会相应提升,营业额预期也会相对扩大
2、合理提高单笔学费的平均获利
3、有序增加学生重复购买的次数
所以在基础知识课的牵引用途下,核心课、种子课、高回报课等种类课程,才会有更大的可能,在不一样的学科里面穿插并产生系统效益。所以在规模较大的学校,课程体系不是一个点,课程体系更不是一条线,课程体系是一个天罗地网。
核心课
核心课肯定是学校师资、教学、教研、顾客需要等资源长时期聚集或建校时预设聚集而形成的商品结果,核心课的四个特点:
1、与市场中长期动态变化结果的现实表现相符;
2、与现实顾客群主力需要相符;
3、与学校大占比收益结果相符;
4、与持续稳定的价值输出及不可替代性相符。
核心课是基础知识课、高回报课,甚至是种子课的母体。反过来这类特设的功能性课程门类又是核心课的辅助。其间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不能否认,核心课范畴内的商品肯定是学校财收的主力来源。现在教育培训机构核心课的主要方向为语言课程、其他文化课程、素养与实践课程、艺术课程四大类。
高回报课
高回报课是在核心课拓展过程中,通过学校控制反馈系统得出的学生、课程价值可二次挖掘的判断与推行结果。
常规课程中基于学生群体的某个共性难点、难题或兴趣等新需要,设置新的课程班级或群组,该类班型可直接省去招生营销本钱,是高回报课的一种容易见到形式。当然也有从市场小众群体的特殊培训需要而产生的订制化需要,这种情况下设置有关课程,也是一种高回报课的表现。
总之现在开好高回报课程要做到:
1、基于骨干课程商品,敏锐发现新的需要点,低或无本钱开班。
2、在一般教育培训机构中符合毛利率30%及以上的,都可以称之为高回报课,它是学校或机构提高营收与利率的利器。
种子课
种子课是学校课程建设与收益可持续良性进步的一个重点问题,种子课更多的是在学校现有教学平台上对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授内容、学生管理及学习形态、教学工具等方面的变化与升级拓展的全方位、小范围的实验。通过此类课程的实验性开设对学校将来核心课程及关联的基础知识课、高回报课产生前瞻性的筹备与影响。种子课就是学校或机构将来中长期课程、教学、营收进步的引擎。
像学习一同体、分组教学、班前素养等定义在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实践;从黑板到投影、电子白板再到3D或全息互动投影等教学工具的升级,等等都可以成为种子课的开设原因。
培训机构教学教研标准体系的打造、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不断改进、不断升级,假如半途而废,带来的可能不止是前期的努力泡汤,还会严重干扰学校的将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