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机行业掀起一股学习小米的浪潮。
先是11月15日华为副总裁余承东在微博上透露12月将发布两款比小米和红米手机更有竞争优势更超值的荣耀手机,将荣耀品牌从华为独立出来专门走电渠销售。
紧接着11月19日联想集团副总裁、MIDH中国业务部总经理冯幸公开表示,联想VIBEZ(K910)开启现货预售并且以抢Z码形式进行,学习小米的饥饿营销开启预售抢Z码做网络推广。
而仅过了一天就被金立抢了头条,金立20日开发布会声称推出全新网络手机品牌IUNI,其策略口号为以小米反小米。
首款商品将于新年前后发布,将搭载IUNI OS。
同时,OPPO策划全新网络手机品牌的消息也甚嚣尘上。
除去以上几位后知后觉的传统手机大佬,魅族MX和中兴旗下的Nubia早在去年就已经学习小米营销并抢滩登陆网络市场。
至此,除偏理性的酷派外,中华酷联四大厂家的三家及二线品牌已经集体踏向网络改造的道路。
传统手机业已经进入小米年代,掀起全民学习小米。
而今,不止是传统手机行业,稍微接触一点网络的传统企业都在学习小米的新营销推广策略,假如出去不谈小米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网络的,还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开了小米营销的学习课程。
小米营销,真的是一条引领传统行业走向网络的康庄大道吗?真的是传统行业突围的救命稻草吗?老兵斗牛士的看法是小米营销的成功不拥有可复制性,目前学习小米营销的公司多半是邯郸学步,搞不好最后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我们的脚。
为何说小米营销的成功不拥有可复制性呢?小米营销成功的重点缘由到底在哪儿?老兵来逐一剖析下:
1、拥有权威的建议领袖。
小米的开创者雷军是中国网络早期的革命领袖之一。
从卓越网到金山软件、风险投资、再到小米,作为公众人物,他的每一步生活履历都是中国网络进程史上的一道丰碑。
网络作为当下世界最炙手可热的行业,面对如此的一个领袖型人物,媒体的闪光灯从来不吝啬于聚焦到他的身上。
小米品牌的成长非常大程度上依靠于雷军的个人品牌魔力。
雷军已经让小米已经奠定了成功的先天性原因。
而这一原因,又恰恰是海量传统手机行业大佬们所不拥有的。
假设雷军当初进军的不是手机行业,换成另外一个行业,哪个敢说他成功的概率会低于手机呢?2、会制造故事会讲故事。
小米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擅长制造故事讲故事的高手。
作为小米的开创者,单是雷军身上就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挖掘。
他身上代表着中国网络行业一代人的梦想。
到目前大家都津津乐道于挖掘他身上的各种故事:卓越卖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资投资博久、UC浏览器、多玩等。
而关于七个老男性的创业故事、随身携带 9部手机、探寻100个核心粉、可以当天文望远镜的小米、可以站体重100斤的小米包装盒等有嚼味的各版本故事都在不断对外制造传播,满足了顾客对于这家公司对于其商品的好奇心。
单这一点,就足以令国内大部分传统企业汗颜。
且不说不懂怎么样制造故事,单是满足顾客的好奇心就没几家企业能做到。
3、适应天时,抓住了自媒体传播的大浪潮。
不断借势新营销推广手法提高我们的品牌揭秘度是小米最善于的营销推广技巧。
金山的创业经历让雷军深刻认识到做事应当顺势而为。
正如雷军自己所言,98年腾讯创业,99年李彦宏创办百度,99年末阿里巴巴创业。
大家坚持WPS,但却错过了整个网络。
他当年的那个决定叫做不顺势,顺势就应该做网络。
。
今天,小米的成功非常大一部分缘由是适应了微博、QQ空间、微信等自媒体大进步的浪潮,适应了天时。
小米手机从操作系统开发到手机的发布,都赶上了新浪微博飞速发展的上升期,借用于微博的广泛传播力,小米在粉营销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雷军本人的粉就超越700万,小米手机有300万的粉。
12年底小米联合新浪微博开卖手机2,5万台小米手机2在5分14秒内售罄。
,除借用于微博外,小米还顺势借用了QQ空间,粉高达1000万,而红米的发布则借用于QQ空间,首批10万台红米手机在90秒内被抢空,预约人数超越745万人。
今年的双十一则借用天猫平台狂扫5.5亿成为销售额最高的门店。
前两天的微信发售 15万台小米手机3短短9分55秒即被抢购一空。
今天,微博已日渐式微,对于传统手机业而言,从头开始经营我们的粉,困难程度不是普通的大。
4、基于超高商品性价比的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玩得巅峰造极者当属小米。
由于稀缺,买家会愈加关注它并且变得更有价值。
通过饥饿营销的方法制造稀缺性对于小米而言,一方面是为了维持顾客对其商品的好奇心,提高小米的吸引力增加顾客的购买欲望。
另外一方面也是遭到产能的限制。
传统手机厂家假如要学小米的饥饿营销,先得掂量一下我们的斤两,到底会有多少粉想加入你的饥饿营销游戏,别最后搞饥饿营销把自己给饿去世了。
顾客购买手机的几大痛点无外乎是价格、外观、电池续航能力、操作体验。
小米就是深挖出了传统手机在打电话、发短信、操作体验上的海量痛点,从而找到了突破口。
而到了现在,国内手机厂家重营销轻商品的模式都从未改变过。
配置相同、但操作体验却相差甚远, 在同一价格上跟小米厮杀只能最后沦为小米的炮灰。
超高的性价比,这是小米之所以敢玩饥饿营销并且能在两年时间里就从国内海量传统手机厂家中杀出重围的主要原因。
5、软件比硬件更要紧。
小米的核心是其基于Android平台的miui系统,目前的国内手机厂家有自己定制的操作系统有几个?除去魅族的FlymeOS 3.0操作系统还像个样子,其他手机厂家基本上都在用原生Andriod系统。
传统手机厂家对于硬件的看重程度远高于软件。
当所有些传统手机厂家都在用原生Andriod系统而将聚焦点放在硬件、水平、价格上时,学小米的结局都将会以失败告终。
与硬件相比,小米更有兴趣的是操作系统。
卖手机本来就是一锤子交易,假如抛开硬件本钱,小米手机亏损的概率非常大。
但在信息互联年代,真的有价值的不是硬件,而是硬件背后的用户。
当用户基数足够大时,任何商业模式都可以在miui系统上进行嫁接。
6、粉经济的核心是参与感和客户体验。
传统经济年代,商品水平好、价格经济实惠、环保等商品属性是商品的核心。
但在网络经济年代,商品属性只不过商品的标准配置,真的的好商品应该是顾客想推荐的商品。
传统营销强调的是教条式的品牌认知,而新营销的核心是用户参与感。
冷冰冰的营销早已不适应网络。
今天中国的主流消费人群都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对填鸭式的营销广告深恶痛绝。
看这类号称要进军网络的传统手机大佬们开的发布会请来的都是媒体而不是我们的粉,实在看不出有任何让粉参与的诚意。
再来讲客户体验,客户体验是做网络商品的核心。
且不说这类手机厂家做网络商品的决心怎么样,单看各自官方网站糟糕的客户体验就着实叫人看不到将来,连网络的门都还没有入,何以谈得上学小米营销。
在跑起来之前,好歹还要学学怎么样走路吧。
以上什么时间,传统手机厂家都不拥有。
与其东施效颦,不如好好抱着运营商干爹的大腿发挥我们的优势做好营销。
至少在短期内,中国智能手机的增速仍然可以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要学小米,就要学得彻底。
不然退潮过后,哪个在裸泳?一清二楚。
对于包含传统手机行业在内的海量传统行业,在营销上既然学习不了,那就不要学,而是学它用网络做手机的态度,学习它极致的客户体验,学习它既重营销更重商品的理念,更要学习看重软件多于硬件的新方向。
传统行业假如更有志向一点,应该学的是iPhone。
一家伟大的公司,技术、设计的改革才是商品不败于市场的真的核心竞争优势。
传统手机厂家应该考虑更长远的是,当智能手机增长的红利释放完后,出路又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