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年代最大的机会是什么?是关系链红利。
这个思路之下有种现象叫微信就是基础设施。
以下是记者J.L推荐的创业资讯:创业是要做强者去改变规则。
去年阿里巴巴的合作伙伴闭门会议上,请了中国最牛的科幻作家刘慈欣。
看过《三体》的人对于一个词一定是特别熟知二向箔,这是最牛逼的杀伤性武器。
刘慈欣说要写世界上最牛逼的科幻小说,里面应该有最牛的武器。
最牛的武器应该可以挑战这个世界上的宇宙规则,而规则不能离开空间和时间。
于是他选择了一个空间的纬度,拿出二向箔。
听完这个故事,我真是呆若木鸡。
在这么多年的创业经验里,我见过成功或失败的创业故事有不少。
有哪几次大家是从规则的出发点去考虑我们的项目? 我年幼的时候读了一个对我影响特别重大的爱情故事。
在420多年以前,当时某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有一个23岁的熟女。
她在家二楼晾衣服,晾衣服的时候竹竿就砸了下来。
那个时候小区里没围墙,于是竹竿就砸到了一个28岁的高富帅。
那个高富帅创业的项目是网络金融还有连锁大药店。
后来这两个人产生了爱情,熟女就要回去和我们的新婚老公离婚,她老公说了一段尤为重要的话,说:咱们这个年代里面根本没女孩可以休男孩的规则,只能男孩休女孩。
这个故事最后的结果是一场艳遇破坏了当地的革新经济,从煎饼果子到连锁大药店到网络金融。
看完这个故事,我就写下了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上面两个故事,一个是借助规则,这个是被规则打败了。
那样哪个在制定标准?我把从2003年开始,每年跟经济有关、跟社会有关的这类要紧法规的变革,一条一条列出来。
列出来之后,我又长思了良久。
我考虑什么呢?我发现每年的规则变化后都会出现一家或者数家各领妖娆的公司,这里面可能有小红书,还有哪些打车,或者什么出行。
2015年是尤为重要的一年,大家可以看到代购拉动了海淘产业,全方位开放二胎带动了母婴产业。
无论是70后、八零后、还是九零后,在这个阶段都是很幸福的,由于在变化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的机会。
互联网+年代最大的机会是什么?是关系链红利。
这个思路之下有种现象叫微信就是基础设施。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词是去APP,就是目前无需APP了,创业人士可以直接在基础设施上干出一家5亿美金的公司。
从去年开始,一家接着一家的社区O2O公司完蛋了,但我还是要做和社区有关的事情。
为何要继续做社区呢?可能还是要回到两句话上。
问题比答案要紧,假如答案复杂肯定是问题错了。
是否社区O2O公司想去解决社区问题的时候,大家的出发点就已经错了?最后大家的答案变得愈加复杂,到了最后不可承受之重的一个阶段。
但根据关系链红利的理论来讲,最大的红利是关系链红利,所以我感觉一定还是要从一个家庭的连接来着手解决的。
这是我对于改革与革新的一个总结: 一些现象级的项目或者是商品,牛逼的公司都可以自创规则。
UberAlways Move,永远在移动。
将来的车应该全部都动起来,不应该把95%的时间花在车库里。
有了如此一个基础性的规则设定之后,其他新的东西就会随之而生。
譬如怎么样让近期的司机接乘客,如何把司机调动到交通最繁忙的地方。
所有些商品到补贴的计划,都是基于Uber给出的基础性规则。
Uber这家公司拟定了规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比特币Everyone Knows Everything。
从货币延伸到法律,国家的行政管理,甚至是其他的范围。
微信其实也定了不少规则,比如在微信的世界里你只能有5000好友。
当你认识一个你觉得更值得交往的新朋友时,就要删掉一个老友,这就是微信在它世界里拟定的规则。
规则这个东西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看起来那样简单,但它的影响却那样深远。
当你真的有机会去制定标准的时候,那规则就是一个蝴蝶效应。
一旦规则开始设定,就会从无意义到给社会导致巨大的影响。
讲这么多规则,我目前对于创业的理解其实总结起来就是: